“x分鐘看片”,還能看嗎?
太原律師為您普法:HTTP://www.ez7v.com/taiyuan/
“5分鐘看完xx電影”
“10分鐘看完xx電視劇”
“xx劇持續更新中”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追劇的效率也變得越來越高,幾十分鐘看完一部電視劇,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成為當代年輕人追劇的新方式。在這種需求之下,各大短視頻平臺的影視剪輯號如雨后春筍。但是,短視頻制作者通過充當內容的“搬運工”獲利,觀眾在短視頻平臺刷劇的日子可能就要結束了。
近日,逾70家影視傳媒單位及企業發布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表示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針對影視作品內容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
那么,短視頻制作者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還是存在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如果網絡短視頻出現了侵權行為,平臺該承擔何種侵權責任?轉發視頻是否同樣侵權?……看看律師怎么說?
01
“x分鐘看片”視頻的制作者是否構成侵權?
從著作權法的規定來看,在沒有獲得影視作品著作權人許可,且不能構成著作權法的免責條件(例如法定合理使用)的情況下,短視頻制作者利用他人的影視作品進行剪輯使用的話,很可能會構成著作權侵權。
根據著作權法第47條的規定,著作權侵權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02
影視視頻剪輯一定違法嗎?
根據著作權法第22條的規定,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僅需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而使用作品。即著作權法上的法定合理使用。其中與目前討論問題相關性比較強的是其中第(二)項,即“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這一情況。
但是在實務中,對于作品的使用是否可以納入到這個范疇中,所考量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在實務上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03
制作的短視頻并非以營利為目的,或者注明“侵權刪”,就可以免于承擔侵權責任嗎?
視頻制作者是否以營利為目的,或者注明“侵權刪”,并不能作為不承擔侵權責任的事由。沒有營利所得以及及時停止侵權行為,只會在酌定侵權賠償金額上加以考慮。
04
如果短視頻侵權,發布平臺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視頻平臺的責任從立法及實務來看,總體上仍然還是以“通知-刪除”規則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如果視頻平臺上的侵權視頻并非平臺自行制作或發布,而是由在平臺上注冊的用戶發布的,權利人在通知平臺之后,平臺如果能夠及時刪除相關信息,就可以免責。
但是這一規則也并不是絕對的,如果權利人有證據證明平臺明知或者應知侵權內容的存在,平臺也可能與發布者共同承擔責任。而且,從最近兩年的司法實務來看,隨著技術的發展,平臺對于內容的監控、控制的能力其實是有所提升的,司法實務當中更傾向于按照平臺的監控、控制能力,向其分配更多的注意義務及責任。
05
其他人在平臺、朋友圈轉發這類侵權視頻是否也違法?
從法律的規定來看,在社交網站、自媒體平臺甚至朋友圈轉發侵權短視頻,確實可能構成對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的著作權侵權,轉發人的法律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在實際中,大多數作為一般網友、個人的轉發,實際引發權利人法律追究乃至訴訟的情況,在實踐中不常見。
06
那么短視頻制作者應該如何獲得授權?
短視頻制作者獲得授權,或者有權使用影視作品一般有如下幾種可能和方式:
①使用的影視作品的版權保護期限已經屆滿,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短視頻制作者能夠給影視作品署名,且不采取歪曲、篡改的方式使用,一般是可以自由使用的;
②視頻作者對于影視作品的使用是屬于介紹、評論或者說明某一問題的,并沒有以再現影視作品的方式進行,也沒有影響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的權利或者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③向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獲得使用影視作品用于創作、傳播短視頻的許可,這種情況下,短視頻制作者一般可以直接向影視劇的著作權人——通常是出品方獲得授權。在另一種情況下,對于一些比較熱門、使用率比較高的影視作品,也可以由平臺向影視劇著作權人獲得授權,并且允許入駐本方平臺的短視頻制作者使用這些影視劇,這也是一種現實中存在的做法。
短視頻正在成為互聯網知識產權侵權的高發地,熱門電視劇、綜藝節目、院線電影都是被侵權的“重災區”?v使二次剪輯短視頻已經成為追劇新方式,擁有大量的追捧者,制作者和平臺也不應該為了流量、利益游走于法律和監管的邊緣。
來源:法治日報